9月20日至21日,2025年湖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湖北省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传染病及结核病预防控制、临床诊疗、科研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防治新进展、共谋学科新未来。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医师协会会长张定宇,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刘剑君,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肖庚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湖北省医学会秘书长宋咏堂,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周军干,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所长周溪等出席会议。众多行业顶尖专家,围绕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参会同仁带来前沿的学术观点。
会议开幕 共赴新程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王雷主持。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书记黄朝林首先致欢迎词。作为湖北省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委会、湖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他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成果,明确来年 “防、诊、治、管、研” 五维升级目标,为后续工作锚定方向。

湖北省医学会秘书长宋咏堂对湖北结核病防治成效及结核病学分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指出本次年会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对提升湖北结核病诊疗与科研水平、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他表示,湖北省医学会将持续支持各专业分会,希望结核病学分会继续发挥作用,为终结结核病流行贡献湖北力量。

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周军干指出,武汉市依托金银潭医院等单位构建传染病 “防、治、康、管” 一体化体系,推动医防协同机制创新。他提出三点要求:推动医防协同融合纵深发展、系统提升传染病防控核心能力、发挥传染病防治带动引领作用,为武汉及湖北防控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刘剑君评价湖北省在结核病防控、临床诊疗、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国提供 “湖北经验”。他表示,结核病防治关乎民生与公共卫生安全,本次年会聚焦前沿热点与实用技术,期待推动学术与技术进步,中国防痨协会将继续携手同仁深化协作,共同应对结核病防治面临的新挑战,助力实现 “健康中国2030” 目标。

“人民英雄”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强调,传染病防控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防线,各地在长期应对各类传染病挑战的实践中,沉淀下丰富且实用的宝贵经验。他鼓励大家传承敢打硬仗、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深化协作,在诊疗技术创新、防控体系完善上持续发力,为 “健康湖北”“健康中国” 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签约授牌 聚力同行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院企宣介与合作签约环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与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并举行“CBDTM临床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共同打造中部地区高标准国家级生物样本资源中心,推动传染病领域样本标准化与精准医疗发展。

同时,感染性疾病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建)与依诺(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动 “传染病核酸药物创新技术及临床转化联合中心” 建设,致力构建“临床-科研-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传染病核酸药物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应对和技术储备能力。

签约后,医院党委书记黄朝林就本次签约项目的背景、意义及平台优势进行了宣介。他指出,共建传染病核酸药物创新技术及临床转化联合中心 ,既响应公共卫⽣需求 ,也服务国家防控战略,其意义重⼤,将立足从临床需求出发,贯穿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中心面向全国,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企业提供传染病核酸药物领域的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目前,金银潭医院已经搭建了三大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涵盖生物样本资源中心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生物样本资源中心已获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 ,1200平方米的场所拟存储超250万份样本,还具备保藏三类、 四类菌毒种的能力,是数据和样本的坚实储备库。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于2020年12⽉获国家发改委⽴项 ,2022年11⽉通过国家科技部建设审查, 成为国家重⼤公共卫⽣事件医学中心重要⽀撑平台。600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可用于细胞、小动物、非人灵长类研究 ,为科研提供了关键平台。
国家级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拥有300张研究型病房 ,牵头获批“ ⼗三五”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专项并高分通过验收 ,排名前15%。在仿制药领域处于全国领跑梯队 ,感染性疾病领域的诊断试剂、创新药全国知名。
学术交流 智汇前沿
本次学术会议设主会场和传染病管理、结核病、呼吸介入三个分会场,涵盖结核病治疗防治、新型疫苗研究进展、呼吸介入技术应用及疑难病例研讨等核心领域,既聚焦学科前沿热点,又兼顾临床实用技术交流,内容亮点纷呈,氛围热烈温馨。
中国防痨协会刘剑君理事长围绕 “结核病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分享,解析药物监测在优化治疗方案、提升疗效与减少耐药风险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参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潘峰教授以“发挥国家医学中心作用推动传染病防治事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为题,结合实践案例梳理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经验,探讨新形势下防控模式创新方向。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张小燕秘书长讲解 “生物样本国家标准体系”,阐述标准体系构建对生物样本质量控制、科研数据及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谢俊刚教授围绕 “孤立肺小结节的病理诊断分析”,分享诊断技术应用与鉴别思路,助力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仁忠教授以 “从 XDR-TB 病例发生的几点启示” 为题,结合实际病例剖析极端耐药结核病防控难点,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逄宇教授以“结核病mRNA疫苗研发进展”为题,围绕结核病 mRNA 疫苗的研发技术路径、临床试验阶段成果展开分享。

三大分会场活动同步开展,聚焦细分领域,实现专业化、精准化交流。
传染病管理分会围绕干细胞及类器官资源应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质量、疫苗临床生物分析策略等主题,并组织科教楼参观交流,为传染病管理体系优化提供新思路。









结核病分会场通过专题讲座解析中国结核病防治升级行动、湖北省耐药结核病防控现状等内容,还开展疑难病例分享与专家点评。








呼吸介入分会除主题授课外,还开展实操演示和教学,切实提升参会者临床实操能力。










此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凝聚了传染病防治共识、汇聚了创新力量。未来,金银潭医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推动医防协同落地、前沿技术转化,为 “健康湖北”“健康中国” 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