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Paxlovid和阿兹夫定在COVID-19中的使用指引
文章来源:湖北省医院协会发布日期:2023/01/05

Paxlovid 和阿兹夫定在COVID-19中的使用指引

 

一、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一)适用人群

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COVID-19患者。美国FDA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体重≥40kg青少年患者

(二)如何使用Paxlovid?

口服,餐前餐后均可服用。片剂需整片吞服,一般不得咀嚼、掰开或压碎,确有吞咽障碍患者必要时可压碎后鼻饲。推荐剂量为奈玛特韦300 mg(150 mg×2片)联用利托那韦100 mg(100 mg×1 片),三片同时服用,每12小时一次口服给药,连续服用5天。在COVID-19 确诊以及出现症状后5天内尽快服用本品。如果患者在开始本品治疗后因重症或危重COVID-19 需要住院,也建议完成5天的治疗。

(三)特殊人群用药

表1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特殊人群应用建议

特殊人群

用药建议

肾功能异常

 

60mL/min≤eGFR<90mL/min

无须调整剂量

30mL/min≤eGFR<60mL/min

奈玛特韦150mg/利托那韦100mg,q12h,持续5天

eGFR<30mL/min(包括血液透析下的终末期肾病)

尚无临床数据,不推荐使用

肝功能异常

 

Child-Pugh A

无须调整剂量

Child-Pugh B

无须调整剂量

Child-Pugh C

尚无临床数据,不推荐使用

老年患者

治疗方案同成人,不建议调整剂量

妊娠期用药

尚无临床数据,妊娠期仅在母体潜在获益大于胎儿的潜在风险时使用

哺乳期用药

尚无临床数据,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7天应停止哺乳

育龄期

尚无临床数据,育龄女性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7天应避免怀孕

(四)Paxlovid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常见腹泻、味觉异常,偶见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呕吐,肌痛、头晕、肝酶升高,罕见结肠炎、口干、头痛等。

药物相互作用:服用Paxlovid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可使用查询网址或二维码。

1.Paxlovid 联合用药速查网址:https://cjyx.whtjyxb.cn/f/516c8dc22054ba201ee9b101

2.Paxlovid 联合用药速查二维码:

5d3f1cf8a7147f31807df5d5a92cfdd

起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雷永芳 王璐 吴广杰

审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娟 刘东 杜光

 

二、阿兹夫定片

(一)适用人群

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成年患者。

(二)如何使用阿兹夫定?

成人患者每次5mg,每日1次。连续使用最多不超过14日。应空腹口服,并整片吞服,不可碾碎。如果漏服药物时间较短,可尽快补服;但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两次正常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可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不可一次服用双倍剂量。

(三)特殊人群用药

表1 特殊人群使用阿兹夫定的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

注意事项

老年人

安全性及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尚不明确

儿童

不建议使用

妊娠期妇女

妊娠期妇女接受阿兹夫定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不建议使用;

建议阿兹夫定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4日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哺乳期妇女

不建议使用

胰腺炎患者

曾患有胰腺炎的患者应慎用阿兹夫定

肾功能损伤患者

中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阿兹夫定

建议临床应用中密切监测肾功能

肝功能损伤患者

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阿兹夫定

建议临床应用中密切监测肝功能

(四)阿兹夫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药禁忌:阿兹夫定片辅料包含: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K30、硬脂酸镁。对阿兹夫定或制剂中任何成份过敏患者禁用。

药物不良反应:国内说明书黑框警示,服用阿兹夫定后可能会产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总胆红素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的现象,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此外还可能导致腹泻、呼吸衰竭、呕吐、粪便异常、背痛、头痛等。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显示:阿兹夫定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或依非韦伦片(EFV)时,均会提高阿兹夫定体内暴露程度,‍但不影响临床疗效。

阿兹夫定为‍P-糖蛋白(P-gp)底物及弱效‍P-gp‍诱导剂,基于此,推测合用‍P-gp‍底物(地高辛、达比加群酯、秋水仙碱)及‍P-gp抑制剂(如环孢素、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利托那韦、决奈达隆、胺碘酮、维拉帕米、克拉霉素、葡萄柚汁)、‍P-gp‍诱导剂(如利福平、圣约翰草提取物)时需慎重。若确需联合使用,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起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吴广杰 王璐 雷永芳

审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娟 刘东 杜光